2023年的第一场SAT考试,首次采用机考模式,无论是考试时长、考题类型、出分时间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虽然此前在去年11月和今年1月份College Board也举行过两场小规模的机考,但整体上都属于测试阶段。3月份的考试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运行,标志着SAT正式迈入了机考时代。我们整理了考试的难度、考题的覆盖范围以及阅读、文法、数学等涉及的内容,并总结了SAT机考动态,希望给即将参加或正在备考的同学一些启发。
考生提到这次考试难度和之前CB发布的4套OG难度相当,没有在考试中遇到太偏的问题,基本都是之前备考中的常规考点以及题型。这点结合SAT上一轮2016年的改革历史经验,基本符合预期。
通常,在改革初期阶段,CB还是会谨慎推进,题目难度以及Curve上不会太为难考生,因为这个阶段很多同学不想当小白鼠,对于改革后的SAT机考还处于观望状态。无论是市场上为了吸引更多考生,还是改革的过渡,CB会尽量求稳,稳中推进。
考生提到这次考试难度和之前CB发布的4套OG难度相当,没有在考试中遇到太偏的问题,基本都是之前备考中的常规考点以及题型。这点结合SAT上一轮2016年的改革历史经验,基本符合预期。
通常,在改革初期阶段,CB还是会谨慎推进,题目难度以及Curve上不会太为难考生,因为这个阶段很多同学不想当小白鼠,对于改革后的SAT机考还处于观望状态。无论是市场上为了吸引更多考生,还是改革的过渡,CB会尽量求稳,稳中推进。
阅读语法部分的难点
本次阅读语法部分的难点问题中反馈最多的是时间来不及以及词汇题,占比达到63%,这也是在SAT前期突破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所在。
小说和诗歌总体难度不大,反馈比例较低。还有26.3%的同学是文章看懂但题目不会做,可能对于之前的知识点或做题方法生疏了,没有识别出知识点。
数学(尤其是M2中)难题的难点
数学部分作为传统中国学生的优势项目在本次考试中M2部分出现了部分同学来不及做的情况,未来备考中还是要重视数学科目的训练,不能默认800分。
改革后的数学都允许使用计算器,题目的计算量上有所增加,需要大家有更好的运算能力和更扎实的数学基础。
除此之外,不同的同学也提到这次考试中涉及到不同的套题,目前统计的不同考区,有出现至少两套以上的不同真题。目前采用的多阶段自适应模型(MST模型)允许机考可以通过更少题目,更短时间去评测学生水平,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从题库中抽取不同的套题来测试。大家可能考的题目都不完全一样,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考场中作弊的出现,可以说CB在为考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还是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