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临近,许多初三家长已经帮孩子圈定了目标高中,依据是平时成绩和年级排名。但仅凭分数选学校,能选到最适合孩子的吗?今天邀请了天元公学国际部高二在读家长分享过来人的中考择校经。
不挑分数高的,要挑更适合的
女儿现在高二,是天元公学国际部的首届学生。两年前,她与心仪的重高失之交臂,却在某老牌重高国际部校考中拿到第7名的好成绩,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 出国留学,本就在我们全家给女儿的成长规划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知道女儿上不了心仪的重高后,就考虑国际课程方向了。 她考到第7的那所重高国际部,每年都有毕业生进入英美顶尖名校。换别人估计早就心动了,我们家却犹豫了。就这么一个女儿,加上前几年的疫情,不舍得她走太远,理想的留学目的地是新加坡,或去香港读大学。而那所重高国际部大部分毕业生是去英美方向,一位在美国生活的亲戚常跟我吐槽,说那里工作生活压力大,没啥幸福感。所以最终放弃了。 当时,我们还去了杭州其他的高中国际部和一些国际高中咨询,感觉这些学校毕业生的留学方向也基本以英美为主。直到来天元公学国际部咨询,听说这里有多元出口,与加拿大、日本、法国、美国、新加坡的学校都有绿色通道或合作项目。女儿如果要去新加坡,可以通过学校与新加坡的姐妹学校“学分互认”合作项目(2.5+1年模式),在天元完成2.5年的国际融合课程学习,转入新加坡姐妹学校学习1年,获得新加坡学籍,备考新加坡大学,相比在国际生申请通道,这种方式让新加坡录取概率一下提高了。
在咨询过程中,国际部校长夏谷鸣的一句话,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全家,尤其在疫情期间。他说,要让孩子们“走得出去,回得来”——这里的教育模式是“基于中国教育的国际化高中教育”,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基础上有设计地融合了英国高中课程A-Level。 女儿入学那一年,恰好是天元公学国际部第一年招生,虽然对毕业生的多元出口和特色课程都很动心,但身边亲朋好友还是劝我三思。要说完全没顾虑,是不可能的。让我们全家下定决心的,是学校的师资团队——
夏校长是“杭城首位国际高中校长”,大家都晓得,杭外剑高是杭城公办高中最早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当时的负责人就是他,办学经验丰富可想而知。还有课程主管、教学主管和升学规划主管等,也都是和夏校配合多年的老师。
于是,挑挑拣拣几个月,女儿在2021年9月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天元国际部首届新生。 入学后,学科基础扎实的女儿非常适应这里的教学节奏,加上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考了第一名。学校给女儿发了几万元奖学金。她很开心,我也很开心,等于省下一大笔学费。 很快,我发现学校还替家长省下了另一笔钱——升学规划指导费。听身边其他读国际高中的家长说,孩子申请学校前,都会寻找专业机构来做升学规划,费用不低。而女儿校内的生涯规划导师直接把这些活都干了。而更让我欣喜的是,校内老师肯定比校外的更了解女儿的情况,指导也更有的放矢。
从女儿一进校,老师就会定期让她做问卷,还有一对一咨询,分析她的优缺点和兴趣点,研究以后适合做什么,然后进行相应的学业规划。传统教育里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但我很希望女儿将来能“爱一行干一行”,将兴趣作为终身职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天元的老师们正在努力让这个愿望成真。 为此,老师们真的很用心,也很拼,拼到我都有点“怕”。班主任时常报喜,跟我私信女儿在学校的点滴进步。生涯规划老师平时除了和女儿聊,也常联系我,让我到学校一起商量,相当于一对一家长会。我是民办学校的老师,觉得自己和同事已经够拼了,没想到天元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对女儿来讲肯定是好事。看,这就是我最近收到的老师给女儿排的升学时间安排表,而且还在根据女儿的学业情况不断调整中:
女儿还有一份培养方案,好几页的文档,也是老师根据她的学业情况和兴趣点等,量身定制的。不止她,班里每个同学都有。女儿告诉我,因为这里讲究“人人关注、关注人人”。感觉身边每个同学都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注,不论成绩高低,都学得挺开心的。
一年半下来,我也感觉这里的家长普遍比其他学校的淡定,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培养方案,有目标也有动力。再说的俗一点,就是只要孩子踏实学,跟着老师节奏走,未来都能有着落。